4.2 "移动"与"便携"的体验模式比较
在本书中,每当提起移动设备,我们通常是在指iPhone及其同类产品。但是对于本章的话题来说,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到另外一类设备。从定义上来说,这类设备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移动设备,虽然这与我们通常的认知不大相符。
苹果于2010年发布了第一代iPad。对于这款产品,苹果的意图很明确,他们就是希望打造一种介于智能手机与笔记本之间的设备。就在苹果一如既往的对新产品进行大肆宣传,并在消费者当中制造起巨大狂热的时候,一些批评与质疑的声音也此起彼伏。在批评者们看来,iPad只是大号的iPhone而已。不过,他们并不了解“大尺寸”所蕴藏的重要意义;正是这种特质,使得iPad可以从容应对很多新奇有趣的需求,而这些是iPhone或任何尺寸的笔记本(包括MacBook在内)所无法实现的。
相比于传统的笔记本电脑,iPhone与iPad都更加的移动化。不过,这两款iOS设备之间的尺寸差异也相应的造成了它们各自行为方式的不同。我们首先需要明白,手机是纯粹的个人设备,你的手机是和你“绑定”在一起的,一个来电的呼叫目标就是你本人。在人们的意识当中,手机就是你本人的一个化身或代理。大家在打电话的时候一般会说“我打给你是要怎样怎样...”,而不是“我打给你的手机是要怎样怎样...”。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此类设备与使用者身份特征之间的紧密关系。
无论去任何地方,我们几乎都会随身带着自己的手机;它就像是我们的亲密伙伴,从不会离开。使得这种情况成为可能的主要原因,就是包括iPhone在内的绝大多数手机在尺寸方面都相对较小。而iPad则不具备这方面的优势,虽然它同样非常轻便,易于携带,但从尺寸规格上来说,它的移动化特征还是无法与iPhone相比。
不过,iPad在这方面的弱点却也是它的优势所在。虽然它无法像手机那样可以被我们一直揣在身上,但在很多时候,它可以带来iPhone所难以实现的炫酷体验。我们固然可以使用iPhone来阅读文章、浏览网页或是观看视频,但iPad的大屏幕显然可以带来更棒的视觉效果,并能使用户在交互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如今的市场正在越发明确地将iPad定性成为 “休闲计算设备”,这种说法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iPad的出现使它在休闲娱乐及数码体验等方面的含义更加地与时俱进了。
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逐渐开始看到iPhone与iPad之间最主要的差异所在。在iPad上进行交互操作的流程所需要占用的时间会相对较长,例如,对于看片子、读书、看报等方面的目标任务,我们必需拥有相对宽裕的时间以及不受打扰的环境才能完成。而与此相反,iPhone中的常见需求用例通常只涉及到一些快速简短的交互行为,譬如查看股票行情、天气预报、社交网站中的好友更新等等。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我们会一直将手机带在身边,所以在任何时候几乎都可以拿出来进行使用,甚至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也不例外。一有机会就掏出手机摆弄摆弄应用,这已然成为绝大多数iPhone用户的习惯了。从这个角度来看,iPad与iPhone的用途及行为特征是截然相反的。我将这一点归纳如下:
- iPhone:使用频率高,每次交互行为所持续的时间都很短。
- iPad:使用频率低,但每次交互行为所持续的时间都相对较长。
当然,这只是一种普遍规律,不能反映出全部的实际状况;但也正是这种最具代表性的观察结论可以体现出这两种设备在行为方式上的典型差异。
可以说,iPhone所切实体现出的“移动性”的概念是被多数人所理解并认同的,而iPad则不然。 它并不算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移动设备,而且它身上所体现出的“便携”特征与以往的任何设备都有所不同。我之所以更倾向于用“便携”这个词来描述iPad,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会时常将它带在身边,但同时,它又不像iPhone那样与我们的关系如此密切,可以随时随地的被拿出来使用。
作为移动计算的一个分支概念,“便携”的特质可以很明显地体现在我们日常使用iPad的过程当中。正如我们在前文中了解到的,用户对于iPad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但每次交互行为所持续的时间都比较长。所以用户在使用iPad的时候通常都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环境当中,并且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一个最典型的场景就是在家中。例如,人们会在一种非常放松的状态下窝在沙发里,端着iPad或是将它放在膝上进行操作。虽然从整体上看,用户对于iPad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但是在以家庭为代表的环境场景中,iPad被用到的频率却会超出iPhone;而当用户开始真正动起来的时候,他们对iPad的使用率就会开始下降。可以说,离开了家庭这样舒适稳定的环境之后,人们就很少有机会能够真正安心的享受iPad所带来的休闲体验了。
除此之外,这两款iOS设备之间还存在着其他方面的差异。iPhone之所以能够与用户个人保持更为密切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与它的电话功能有很大关系,因为这方面的因素会极大的影响用户对于设备的感知与定位。由于iPad并不具备这种隐私性质的功能,所以它的个人化色彩就相对较弱。在很多时候,用户会与他人分享使用自己的iPad。特别是当他们同时拥有iPhone和笔记本电脑的时候,这方面的行为特征就更加明显。因为在人们的意识当中,手机和笔记本是用于联系他人或进行办公的主要工具,在这些需求面前,iPad只是一种次要设备。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仍然是以家庭为环境背景的:通常,家庭成员都拥有各自的手机或是笔记本电脑,但他们往往会共同使用一部iPad来完成自己的相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