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否能成功,靠谱的团队靠谱的人最关健。 方向有大小,时机有早晚,但只要人靠谱,坚持走下去,终究会走向成功。
我发现 “如何找到靠谱的设计师” 这个话题在我的朋友圈是个刚需。
作为小米联合创始人,我是一个设计师出身,而身边多数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团队都是技术或市场背景,极少有做设计的,所以经常有朋友让我推荐设计师,包括找我聊如何面试设计师。
设计师的真靠谱和不靠谱,其实就是真牛逼和吹牛逼的区别。我面试设计师的方式比较简单粗暴,一般就是 “一看二问三推敲”。
一看,看Ta穿什么,就是以“貌”取人了,看是否有范。
所说这个“貌”不是说外表的美女帅哥,是指气场和气质;这个“范”也不是一定非得留长发蓄须。看看他穿的衣服鞋帽,往往就能体现设计师的审美能力和搭配能力,能让你感知到他的个性和生活品质。
更直白说,设计师的工作是包装和美化,能设计出好作品的,大多数都得有意识和习惯先包装设计好自己。
二问,问Ta玩什么,问Ta看什么。
问玩什么,就是判断他是否见了足够多的好设计,工作和生活的。
做设计某个角度讲就是再设计,把各类设计元素重新组合。见过足够多的好设计,对做设计的效率是有帮助的,同时身边的好设计,等于建立了一个参考坐标,有时候也决定了设计师做设计的高度,这些好设计就是他的天花板。
可以从生活日常设计聊起,比如一个B&O Play Beolit的小音箱或无印良品的香薰加湿器……好的设计师这时眼中自然会发光,第一次如果看到实物甚至会充满好奇的就立刻把玩下。
好奇心还真的是稀缺品。如同幽默是智慧富余的表现,好奇心是勇气和想象力的外在展示。好奇心不断,才有持续的学习欲望和能力。好的设计师会不断把自己放空,不断对外探索,再不断充实自己。这样,新的创意、优秀的作品才能不断出现。
往下聊肯定聊聊工作这个领域的设计。
在找MIUI的界面设计师时,我会问他手机常玩的APPs是哪些,甚至让他把手机桌面滑动我看看到底装了多少。
对自身所在领域如果没有持续的尝鲜冲动,没有研究和玩的热情,我不相信能成长出优秀的设计师。我记得10多年前我一线做界面设计时,别人玩游戏我玩软件,碰到做金山毒霸杀毒软件的项目,我的电脑装了不下8款杀毒软件,杀毒软件基本都在后台运行,把我电脑都拖到慢如拖拉机。
问看什么,主要看他是否有深度阅读习惯。
如何判断设计师的境界?可以问问他有没有保持深度阅读的习惯。
我一直建议设计师们在做了3-5年后,去深度了解自己所专注的一项设计体系,或者欣赏的某个专家体系的设计。譬如喜欢无印良品,就去深度研究无印良品的整合产品展或背后的设计大师原研哉,深泽直人等。在当下数字媒体时代,设计师如果只要找一些设计元素、资料,搜索一下就能得到,太方便了。
但是,这些碎片化的图形、元素和某个作品本身,只能提供一些气质和灵感,但没法给予系统性的知识。
我早些年时,在一线做了很多项目后,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把我之前喜爱推崇的设计师的作品,全都按照纵轴线完全地重新阅读审视了一遍。
那真是非常美妙的感受。比如香港设计业的代表人物“靳、刘”(靳埭强和刘小康,他们的代表作有中国银行的VI体系和屈臣氏蒸馏水的瓶身),海报圈日本的福田繁雄、德国的冈特·兰堡,观察他们作品体系中的设计哲学和表达逻辑,是对自己认识的重新碰撞、印证和沉淀。
真牛逼是建立在吹牛逼基础上的。基本经过“一看二问”都感觉不错的,至少这个设计师具备了吹牛逼的基础,那下来就要挑战下是否真牛逼了。
三推敲,推敲Ta做设计的作品细节,推敲Ta做设计的风格稳定性,最后推敲Ta做设计的态度。
看设计师作品的一些细节,能看出设计的基本功和基本修养。这些细节就是比如说一个图标icon里的一些阴影的深浅和距离,一个网页里用了多少种字体,如果一个网页用了超过3种字体我都基本略过。
对于从业超过5年资深设计师,会挑战他的风格稳定性。有些设计师偏小清新也有偏质感。但这两年的作品是否风格一致。
做设计的态度就是是否愿意继续一线做设计,还有是否愿意死磕做设计。我曾经在《设计管理三板斧》这篇阿黎笔记,提到好设计就是要坚持死磕!
上面就是我自己面试设计师“一看二问三推敲”的思路。当然,如果你本身是懂设计的老板,其实最有效更简单的就是看作品就可以了。前面所说 “一看二问三推敲”你都可以忽略跳过。
在好作品面前在真正牛逼的设计师面前,很多规则是无效的。比如所说的气场,比如所说的专业出身。
小米现在有四位资深设计师唐沐、梁师傅、任恬、斗爷。比如斗爷,内部被称为“米兔之父”。他很厉害,但实际招他进小米时,还有别的合伙人大犯了一番嘀咕——因为他看着“太不设计师”了,外形随意得就像路边黑暗料理界小饭馆老板。他也经常自我调侃自己是设计组跑龙套的。
小米四位资深设计师唐沐、梁师傅、任恬、斗爷
“米兔之父“斗爷笔下生趣满满
“PPT之父”梁师傅团队的死磕之作
又比如唐沐,他是国内顶尖的设计师,加盟小米前在腾讯做到CDC(集团设计中心)总经理。但他看上去也非常不像设计师,而是全身上下洋溢着“极客程序猿”气息。实际上,当初他出道加盟金山我面试他时,他也不是科班出身,专业读的是会计。
相反,有的看上去非常有范儿的设计师可能跳槽不断、履历辉煌、身居高位,但能力却是一般。
找设计师要保证成功率,在之前的岗位设定很关键。不要喜大普奔地就想着找全能超人式的设计师。
今天设计已经是极度细分的行业。
从岗位分,大致分平面,界面,网站,游戏,交互。游戏里还可以做细分,原画场景,人设,3D建模,动画等等。从体系分,大致可以归纳为视觉和交互两大类别。如果你要招一个交互设计师,应该更看重他的人机交互,产品分析和表达力,而色彩及造型基本功就不必要求过高;而招一个视觉类别的设计师,他的设计基本功则是最重要的。
视觉和交互都算得上真正精通的,或者视觉里能做平面又能做好界面的,都是凤毛麟角。实际上,大多数优秀的设计师,往往都有严重的偏科。举个自家的例子,“米兔之父”斗爷,就是业内顶级界面、icon设计师,但你让他做张海报的话,结果往往不忍直视……
找到靠谱的设计师后,如何相互合作很关键。
不管多资深的设计师,一定要在一线做设计!其次,设计师一定要敢于面对作品的审美挑战,当你的作品面对质疑时,你要想想好的商业设计创意是意料之中,情理之外,更直接地说,是要雅俗共赏。
我认识的很多顶级设计师到今天依然在一线,像RIGO的创始人Robin,他带领的团队参与了MIUI V5的视觉设计,也包括我们小米所有的设计主管都在一线做最重要的项目。
我自己的经验也是来自第一线的磨砺和积累。2000年毕业之后,我就加入了金山,从零开始组建起了金山的设计中心,在第一线连续工作了6年。那时起,金山就有了非常开放的设计交流氛围,有时一个LOGO或海报方案,为了测试大家的反馈,我从顶楼6楼一直问到一层饭堂的厨师,得到的回报不仅仅是作品的改进,我每次晚上加班在饭堂点蛋炒饭,总会意外有多加蛋或多加肉,呵呵。
后来我经历过金山转型互联网,再到联合创办小米,个人也转型做了互联网产品和运营,但14年间,跟设计始终一直密不可分。在创办小米时,从公司LOGO设计、网站、MIUI界面、手机包装,到每一张微博的海报图、每一次发布会的PPT和会场设计,不仅仅是拍板决策,我更乐于参与其中和设计师们一起碰撞、创意甚至画草稿。
在IT互联网领域里,雷军大概是最早意识到用户体验重要性的大佬,金山相应的团队也是在国内建立最早的,所以今天互联网行业公司的设计主管或第三方设计公司老板中,不少都出自金山。
到今天,小米的设计师团队在国内也是顶尖的团队,我们1500人的研发团队中,设计师就有将近100人。正是这群优秀的设计师确立了小米品牌的视觉灵魂,前面几篇笔记中,我也说到过,他们的作品对于小米品牌营销的关键贡献。
最后,TO管设计的老板们,效率和创意是矛盾的,平常还是给设计师同学们多放放羊吧:)
本文链接:http://www.mobileui.cn/xiaomi-how-to-find-the-designer.html本文标签: 作品, 团队, 小米, 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