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移动阅读二维码

1、
拍《泰坦尼克号》的时候, 有八卦说,詹姆斯.卡梅隆要求在船上装载来自欧洲的瓷器,然后在颠簸中全部摔碎,因为“欧洲货才能还原现场气氛”,结果凭空多出来几十万美金的成本。
最后《泰坦尼克号》卖了18亿刀票房。
这则八卦,很容易联想到“细节决定成败”等伟大的格言。不过你想想,如果某票房搞砸了的导演,也玩这么一手……
所以,更准确的评价应该是“成功经历决定拍马屁的角度。”
我们常常在成功的互联网产品中,找到各种令人啧啧赞叹的细节,也能在失败产品中,找到同样令人激赏的出彩的细节。难道前者是“细节决定成败”,后者就是“细节决定溃败”?
成功学害死人呐。
2、
细节并不决定成败,但影响设计者的态度。
通常来说,一个经常抠细节的人,对比经常凑合着来的人,会更耐心,更细致,对工作更加投入。
另一个重点是,细节往往体现出了设计者的品味。
因此,如果态度和品味都很好的设计者,把优良素质运用在产品的主线程上,又能分清楚抠细节的轻重缓急,做出受人褒奖的作品的概率就比较高。
仅此而已。
其实任何成功产品都有好的细节,也有不好的细节;既有主干上的细节亮点,也有无关紧要处的猛抠细节;这些都是设计者个人风格的体现。而你将斗鸡眼集中于一处,指着成功产品的主线亮点大呼“细节决定成败”,决定你妹……
3、
严格来说,并不存在“爱抠细节”和“不爱抠细节”这两种情况。
每个人都有自己注重的细节,只是多寡与角度的差异罢了。
互联网产品行业荒唐又普遍的情况是,在设计讨论中,我们往往对自己提出的细节雕琢激烈捍卫,誓死维护良好的用户体验;但对别人的细节雕琢冷眼相看,觉得那全无必要,吹毛求疵。
这个道理很简单,产品有无穷无尽的细节,而视角与风格彼此不同,灵感更是千人千面。你重视细节编号1-200,他重视细节编号50-250,各自重视又不重合的细节点大量存在,都照顾到则臃肿无比。谁都想把自己的DNA注入这产品,结果细节争执成为进度杀手,争执双方互相指责对方“抠细节”(当然是贬义),浪费研发资源,攻守之势变幻莫测。
我以前的上司看见下属为细节扯皮,常说一句话,你们丢骰子,谁赢了听谁的。但这个方案也不可行。一方面是输家很伤感情,觉得这产品与自己血缘渐淡;另一方面,细节处理的方式混杂,导致产品气质混杂,缺乏统一的设计风格。
最好的解决方案是缩小团队,合并基因。
4、
我不喜欢谈细节,我喜欢谈基因。相似的视角与风格,品味与态度,愿景与理念,这些东西构成了产品的基因。
在一个基因很搭的团队里,互相鼓励,互相纵容,能迸发更多创造力,而不是在细节上吵得你死我活。单单看1个细节的对错,10个细节的对错,对产品成败都无触动。真正有关联的是团结,默契,灵感——这些东西并不会从细节争吵中得来,甚至适得其反。我从不相信“会议室里吵得你死我活,推开门走出去继续并肩作战”这种鬼话,也不认为过多争吵会是对产品思路的平衡。在细节中争执不下,意味着大量精力花在证明自己,说服别人上面,得出的结果却并不重要。不仅白白浪费时间,争吵对情绪的影响也抑制了创造力,老想着怎么打败辩论对手而不是满足用户,怎么做得好产品?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论,和这个行业里大多数的名言警句一样,都是无营养的碳酸糖水,多吃容易发胖,还有可能杀精。它的实用价值无非是一件吵架时的趁手兵器,谁都可以抡起来大吼一声“细节决定成败”,把以下发言架在哲学制高点上,捍卫着产品命运与真理女神的节操。
本文链接:http://www.mobileui.cn/success-depends-on-details.html
本文标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