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apple watch也才不到3个月的时间。我是一个不习惯手腕上有东西的人,但是出于工作需要又不得不去研究它,于是只在每天上下班路上带一会儿,到了公司就把它和其他测试机一起放在桌面上。
第一次觉得它有用,是因为在路上的时候用它接了电话——手腕上的持续震动让人非常有欲望抬起来看看,抬腕后点下接听键就能接通,但是手机的震动隔着个包包真心感觉不到。从那次开始,我再也没错过任何电话。(而且有时手机上没有挂断键,表上有呢!)
7月中旬的时候我们做了次用户测试。我们问用户“你觉得apple watch什么最有用?”,很多用户都会说“提醒啊,来电提醒、短信提醒什么的,还有久坐提醒也不错。”。测试发现,用户对手表通知的接受度比手机更高,而且一般用户和应用打的第一个照面就是通知。
有意义的Apple Watch App第一个要做到的就是:在关键节点做提醒,让用户对你的第一印象是好的。
苹果在设计规范中对“关键节点”的定义是,将当时的时间、地点、发生的事件组合为场景,基于场景即时有效过期失效。比如在机场的时候推送登机信息就是有意义的,推送旅行产品特价就毫无意义。除此之外还要考虑的,是信息终点要不要到手机上去。如果推送的内容在watch app里看不完整,还需要打开手机,用户就会觉得很傻。
当用户对你提供的信息非常关心,不再满足于只看看通知的时候,请用Glance进一步收服他。
用户在手表上的进化是这样的:
以健身活动app为例。用户设定每天需要执行健身任务后,关键节点上——比如该站起来了——会收到通知。在任意时间,用户还可以通过Glance查询实时进度。
我们可以学习它的方法,根据用户需求来设计任务。举个旅行方面的例子:假设用户的任务是登机,起点是到达机场。关键点可以设置成:开放值机、开始登机、登机结束前5分钟。Notification和Glance分别是这样:
任务不是一成不变的,用户到达新的地点或者在新的时间都可以触发新的任务。当然,这些任务最好不要和手机的功能重复,就让手表成为手机的补充——用户对手表的预期也就到这儿了。
本文作者:Layne
来自:携程设计委员会
本文标签: Apple Watch, Apple Watch App, 应用, 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