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前几天按照习惯对自己以前负责的设计项目做总结,发现AT&T已经把YP iPad版本从Appstore浏览类挪动到旅行类了。公司做出了合理的商业计划改变,让YP能适用到更准确的种类里,赞!同时也意味着这个设计项目进入了另外一个阶段。这里想总结一下这个项目,是我第一个上线的iPad设计项目,是我第一个在AT&T的设计项目,也是至今我所有设计项目中在Appstore种类排名第一最长时间的项目:11个月。
设计经历:
2010年底,雅虎进行了新一轮裁员,新来的非常nice的老板把我带到会议室,想安慰我希望同事的离职不会影响我以后工作的心情。恰好,那天也是我决定提出离职的日子,所以第一次见到新老板的第一次回忆就是谈离职…… 那个时候心情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认识的很多雅虎的同事不能一起共事了,一方面感慨2010年各种理由离开公司的各个同事,一方面又对新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充满了期待。然后圣诞节和老婆一起到Vegas休息了一周,放松了工作许久以来积累的压力,也准备好了圣诞节后第一天就去新公司报道的心情。这些大概就是2010年底进入AT&T工作的心情背景。第一天上班的时候,领到iMac,Macbook Pro,iPhone等设备,了解到接下来会负责设计YP的各种平台产品,非常兴奋。有趣的是,第一个项目不是我最熟悉的Mobile Web,iPhone,或者是Android的项目,而是iPad项目。YP iPad已经上市一段时间,需要重新设计并提高设计质量(和很多产品一样,第一版主要是上功能,抢时间)。所以第二版的设计需求非常开放,产品经理的设计需求只提及了基本功能点,对设计没有做任何限制。其实作为交互设计开始阶段,这样的需求是最难做的。等于是解答一道没有具体描述的题目,设计师需要想到任何一种设计可能。当时我的经理也非常支持我先出几版创意稿,然后再看情况推进。于是我的第一版就出来了,还没有完全了解公司的工作模式,产品的各种局限,就画了一版。基本包裹了我心目好的iPad App的所有优点,简洁,干净,功能特点强,新特性,灵活的交互模式,用户自设定特点,新增的基于用户思考模式的功能点。当时我交出这版,也觉得要实现起来难度比较大,风险也比较大。直觉是对的,所以第一版被打回来要重新想想。这里为了把握大家的思考节奏,我的第二版出的比较快,在一天多的时间内,我又重新架构了一次,做了一版更现实,更可行的版本。设计团队这边感觉好些了,但是产品团队那边还是觉得改动太大,不符合当前的产品进度和开发情况。这里和产品团队交流效率不高,原因是设计团队和部分开发团队在硅谷,而产品团队和部分开发团队在洛杉矶。我开始项目的时候还没有见过电话会议几次的产品经理Sam。所以这个时候我决定一定要尽快去当面交流,确定项目大概思路。一周之内我就订好了机票,从此过上了一日出差的艰苦日子(早上5点多起床,6点出租车准时出发,7点到San Jose机场,9点多到Burbank机场,10点前到Glendale的公司,工作到5点多,7点的飞机回来,晚上9点多到家)。
尽早与产品经理面谈是正确且有效率的。第一次会议我就基本了解了项目背景,现在的问题,项目前景,以及很多有用的数据。Sam是非常典型的硅谷类型PM,Stanford的本科教育让Sam对市场,经济,技术都有非常踏实的了解,UCLA的MBA教育让Sam也对各种产品管理技巧经验丰富,多年的产品经理工作也让后面合作中我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次出差我对产品的了解更踏实,也对下一版的设计有了新的想法。
第三版也是来的很快,是为了让沟通中的团队都保持对产品思考的节奏。第三版的架构在设计团队和产品团队方面都得到了基本认可。趁热打铁,节奏,节奏,我尽快把之前没有时间确定的细节进行了添加,也让这个版本更成熟,目标是为了让产品和设计两方的更多认可和支持。
第四版在第三版确定后两天已经准备好了,这次进行了更大规模的确认。这次的反对声音是来自开发团队。原来开发团队已经对新产品的架构有了技术构思,并认为我这个版本可实现难度过大,资源和时间都有顾虑。在会议争论后,大家都同意考虑下择日再商量。这个时候简单来说,我猜,大家的心态都多少有这样的情况:设计方面觉得开发支持不够不能达到设计预期效果,开发方面觉得设计天马行空不切实际提难题。在美国的IT公司开发是很重要的,很多时候是主导地位(例子:google, apple, yahoo, linkedin, you name it……),但是这个时候不能妥协(第一个iPad项目啊lol),我立马会后联系了各个主要的开发人员,仔细地听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对我设计的认可和不认可的地方。因为都是电话会议,我的策略是先多听,听的时候快捷思考,然后他们说完了我就开始说,逐点论证,赢得大部分利益,摆事实讲道理(本科人大校训:实事求是)。我不是强悍型的设计讨论者(参考我之前文章:发现自己),所以整个交流过程我都是一个诚恳求证的状态。会议结束后,我立马修改了设计,保留我认为最核心的点,调整结构让开发实现更有效,妥协了部分细节(这个时候妥协的少许细节在之后的迭代工作中一一加回……,phew,幸好以前大部分开发同事都不读中文)。
所以有了第五版,大家都比较认可,产品,设计,开发都在一条战线上了。这个时候我奢侈的花了几天来做自我认证。产品几经变革,还保留最初的价值么?还是你心目中的样子么?还能达到你所有的目的么?这个过程只有设计师做,产品经理或多或少都是站在商业的角度来看产品的,虽然他们最喜欢说”from a user’s perspective”,哈哈。经过几天,我做出了第六版,自我认证后加入了很多小思考,小细节,但是我个人认为很重要,因为很多时候用户体验而感动的,就是这些小细节,而不是对一个产品宏观的理解。
这个时候大家都以为方向确定了,就解决了大问题了吧。哈哈,我也这么觉得。第六版后的几个版本小改,所有都进入日程了,老板们华丽出现了。公司大老板和副总裁出差在飞机上看了我的设计,有了新想法。然后某天,在我埋头苦干的时候,副总裁漫漫散步到我的桌子边,微微一笑,说”YoYo, I like your designs, especially your design document style”(夸我麻醉我),”But for this one we have some different thoughts, look at this app”(我最难招架的一招,看看其他app,压力啊)。大概意思是,更喜欢另外一种设计架构。
副总裁比我高N级,本科毕业后海军5年(高大挺拔),然后苹果工作,Stanford MBA,各个大公司任管理职务,气场比我强太多了。这个时候我还是老实站起来听完了他的想法,然后为我的设计做了讲述,并强调了这是经过设计,产品,开发各个方面反复确定的设计。然后我看到了副总裁的疑惑,我马上说,好,我立马出一版你要的,我们一起看(回到以上同一话题,我不是强悍型设计讨论者,是默默不甘心型)。然后副总裁说好,问什么时候,并说,“明天?我开玩笑的”…… 显然很急,我点点头笑笑,我想,明天可以。
第二天我出了一个独立版本的设计,把大老板和副总裁的想法实现出来,并在他们想法的基础上多画了一版。然后把每个版本的优点缺点一一计划好。所有的设计,产品,开发和老板们都参加了这次的会议,结果如计划一样,老板们没有坚持。结论是这个独立版本保留,但是还是用我们的设计来进行。
很快强大的开发团队就给出了Demo。我和用研团队的同事一起准备了用户测试。于是又是好几次繁忙的一日出差,进行了多次用研,并了解了用户的反馈。同时准备进入视觉设计。这段时间是最繁杂的。交互设计还在不停迭代,用研的结果又在影响设计,视觉的设计也需要我这边提供一些支持。突然觉得在雅虎工作时团队有半年没有产品经理的经历帮助了我,这段时间虽然很忙,但是成就感越来越多,因为产品雏形了。
视觉设计的时间很紧张,我们有很优秀的设觉设计师,但是因为时间非常少,我们在视觉细节上必须有选择。这时交互设计师还要作为帮助产品守门的角色,帮助视觉设计focus到重要的点,以求设计质量最大化。这里有三位视觉设计师都提供了帮助,非常赞!
项目最后发布,历时2个多月。结果看文章最后。:)
设计总结:
设计基本能力,产品管理能力,等等常见话题就不说了,说我觉得有意思的重点。:)
1,节奏
节奏非常重要,特别是大公司环境,很多角色都是注意力分散的,这个时候设计师需要让自己的项目有一个良好的节奏感。一个拖上半年的或者每个月才有一个版本的项目基本达不到移动项目设计的节奏。设计要快,准确,多发布。一个良好的节奏可以保持让参与项目的所有角色串联起来,效率提升明显。这个项目不长的时间,至少更新了10次大改版,小改版没有统计,节奏很快。
2,交流
交流在这个案例里非常重要。各个环节都需要设计师去疏通。这个项目里,我基本和所有角色都有争吵的时候,这个时候交流效率,交流方式都很重要,因为只有所有角色都认同的情况下,项目才有成功的希望。这里特别记得一个例子,在和开发争论时,我和每个开发都电话谈过。后来开发整个组来硅谷开会,我和一位开发握手打招呼,他说:”Hah, YoYo, the voice on the phone!”,他没有见过我,但是对我的声音和名字已经很有印象了,之后和他的合作一直很顺利。
3,设计文档
设计输出方式在这个项目中给了我很大帮助。我去的第一天就把所有的文档方式从以前的1个Omnigraffle大图显示30个图的一张图方式,改变为1页显示4个图的标准文档。我也按照以前自己的InDesign设计文档方式建立了Omnigraffle设计文档模版。每次输出设计文档到各个角色时,设计是不是符合他们的期望先不论,设计文档本身是漂亮的,大家就都会有个好印象。人人都是爱美的,交互设计也需要有对美的要求,我个人热衷于漂亮的设计文档。
4,关键思考能力
很多时候需要关键思考能力来解决问题。例如这个项目中,每个角色来打断你的设计思路(有可以借鉴的,也有可以先不太注意的),你都需要关键思考能力。特别是大老板这一层,无论是经验上,气势上,交流方式上,都远远强于你,这个时候如果设计有不同意见,对我来说唯一比较有用的就是关键思考能力了。多思考,多出方案,用思路和设计质量证明自己。
5,吃苦
如果要出好东西,真的需要吃苦。两个例子,第一个,在美国理论上我是不能加班的,因为工作签证关系我只能每周工作40小时,忙起来经理还是让我尽量避免加班,所以除了把工作带回家做的情况,大部分时候我需要在上班8小时内解决所有问题。上班从来不做任何其他事情,午饭有时就是老婆给包好的三明治边吃边工作,或者边吃边开会。在洛杉矶的同事也很习惯在中午1点开始就book我的calendar。第二个是一日出差,按照我这样的体力,凌晨5点多起,晚上9点多回家的出差情况,一次就得累三天…… 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沟通,项目也不能进展的顺利,所以每次要出差我都是不会躲的。注:去洛杉矶出差很多次,其实都没有去过downtown或者任何好玩的地方,最远的一次是一个人走路20分钟看了下Glendale的商业街,感兴趣了下Pasadena(生活大爆炸故事中主角住的地方),就算中午旅游休息了。
6,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里说的是解决关键问题,这个需要工作积累,需要自己做。很多时候老板,产品经理,开发是不能给你解决问题的。印象中有两个例子很深刻,一个是我们的产品暂时没有商家图片,而Yelp,Google都有,这个很被动,怎么解决。最后调整了很多次设计才扬长避短。第二个是有一个设计场景中,iPad的横屏竖屏两种状态没法和谐,大家都安慰我说要不就先重点横屏吧,我最后还是想出了一个灵活改动方式,同时适应了两种状态。这个解决过程让刚聘用我的经理更加信任我。
………
总结总是写不完的,就简单些,这样。
设计结果:
享受过程,更要享受结果。我从来就是一个做了一个产品就会一直check它的设计师。从YP iPad改版上线后我就盯着Appstore每天。在最积极的一段时间基本看了每一个评论,对不好的评论会感到难受,或者想辩论,看到好的评论就开心的。Appstore的评价从之前的3.5星到4.5星。上线后很快就是浏览类排名第一。(团队合作功劳,我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最后以一些AT&T同事对我的Linkedin评论来结束这文章。谢谢所有AT&T优秀的同事,你们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My Linkedin: http://cn.linkedin.com/in/freshyoyo
“Yoyo is a very smart, diligent and efficient designer. I find him to be extremely teamwork-oriented and helpful in working with the QA team. I enjoy working with Yoyo a great deal.” – Jason
“I worked with YouYou(yuanqing) on a daily basis, he is sharp in mind and a hard worker. He can always produce high quality designs, which is crystal clear in details, so developers never have trouble to understand what is going on. By the way the projects he worked on all turned out to be quite successful as the user reviews shows in the app store.” – Jet
“Yoyo is one of the talented Interaction designers I have worked with. I had to interact with him a lot to understand the flow and implement it on the android application. His interaction flow from the wire frames are always clear and very well thought out. He effectively communicates with engineers like us and always has a solid reasoning behind his flow. He keeps his designs updated of the ever changing requirements. His communication and leadership skills on owning the product will make him a great addition to any team.” – Kalpana
“I had the good fortune to work with Yoyo during his time at AT&T Interactive. During that time he designed several versions of our flagship smartphone app YPmobile. Yoyo’s designs are clear, intelligent, and understandable. He is capable of fast turnarounds without sacrificing quality, and he’s a genuine pleasure to work with. I look forward to any opportunities I have to work with him again in the future.” – Michelle
“I had the opportunities to work with Yuanqing(yoyo) at AT&T Interactive. Yoyo is not only an excellent UX designer, but has an exceptional product sense. His design is clear, intelligent and user friendly. Yoyo is also a great communicator and listener, engineers never had issue in understanding the design.Yoyo’s work in AT&T including YPmobile Android, which was featured by Google in Android Market place and YPmobile iPhone, once ranked top 1 in navigation category in app store.” – Cheng
本文标签: Android, iPad, iPhone, 交互设计, 产品,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