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够了Google Glass的炫酷概念视频和上手报告?来看看它的UI系统到底是怎样的吧
看够了Google Glass的炫酷概念视频和上手报告?来看看它的UI系统到底是怎样的吧-移动阅读二维码

看够了Google Glass的炫酷概念视频和上手报告?来看看它的UI系统到底是怎样的吧
觉得市面上关于Google Glass的文章都吹成花了?来看看这篇Slashgear的文章吧。Google X 实验室一向对内部项目非常低调,但这次Slashgear有幸弄到了Glass Project的一些具体资料,到底Google Glass里都有些什么应用?UI长啥样?如何协调本地和云端的关系?

Google Glass配备有双核OMAP处理器,运行Android 4.0,支持WiFi、蓝牙和GPS,但是不支持蜂窝网络。Glass配有常见的感应器,包括陀螺仪和加速器,可以追踪用户脸和头的朝向和角度。


Glass显示屏的分辨率为640 x 360,正好悬浮在你的正常视界之上。在Glass的L行镜架内侧有一个红外线眼球检测相机,后面配有一个骨传导扬声器。这款眼镜被设计成通过WiFi来上网,或者借助蓝牙连接到手机后再联网。所以在很大程度上,Google Glass是一款平台型的产品,不管你口袋里装的是三星还是苹果,只要能当调制解调器用就行。

Google Glass同典型的Android手机不同之处就在于服务和应用的运行方式。事实上,目前还没有第三方应用在Glass上运行,也没有任何本地应用,完全基于云端和专为Google Glass开发的Mirror API。

某种意义上讲,Glass同Google Now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都是从其他地方将内容抽取过来,以单个卡片的形式呈现。从第三方开发者那儿获取的内容可能都是一块的HTML,由Google的服务器提供支持,供Glass的用户来使用。


抬下头触发动作感受器,或者轻触镜架,然后说“OK, Glass”,就会看到这些卡片(见题图)。第一张是当前时间,显示在屏幕正中央。从这里开始,你可以通过触摸镜架上的触控板,或者通过语音指令比如“Google …”,“Take a picture”,“get directions to”或者“hang out with”,分别是用Google搜索某事、拍照、指路和发起视频聊天。可以左右滑动手指切换选项,快速移动可以像鼠标滚轮一样一次跳过多个选项卡。支持点击选中,下滑操作可以回到上级菜单,滑到底还能关掉屏幕。双指快速滑动可以在多任务间进行切换。


有些选项卡右上角有一个折角,代表下面有很多子卡片,比如设置菜单,最开始只显示电池电量和网络连接类型,之后可以往下翻看到同什么设备配对、WiFi连接、开关蓝牙、查看还有多少存储容量和固件状态等。




从实效上看,每张卡片就是一个应用。所以,如果你要Glass帮你用Google搜索某个关键词,返回的将是一系列卡片集。你可以用触摸板左右滑动来查看,也可以将其中一张卡片发送到手机,看着更舒服嘛。

对第三方开发者来说,要想接入Google Glass就只要靠Mirror API。比如你是Twitter,可以通过API推送卡片(比如利用语音识别写一条新推文)到Google Glass,用的是用户的Google+账号,以HTML的编码形式撰写,每张卡片的功能都比较简洁,这样整个流程会更清楚。

这是一个既灵活又能被严格监控的系统。你可以从任何东西向Glass推送一张卡片,不管是一个网站还是一个应用,像Facebook和Twitter这类服务甚至可以在用户注意不到的情况下支持Glass。Glass用户可以用他们的Google+用户登入,分享图片视频、发起Hangouts或者导入通讯录,之后只要将Twitter账号关联过来,就可以使用相应的卡片了。

另一方面,Google就像守门人一样完全掌控着同Glass沟通的钥匙,由于现在除了Glass自带的分享系统之外,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从Glass把内容分享出去,所以对内容的把控是很有力的。这一管控对电池寿命有着很大影响,强力管控可以让系统中运行的应用数量最少,电池也就能多用一会了。

Google现在的工作主要是帮助开发者让他们更熟悉Mirror API和分享系统。同其他Android设备一样,开发者也需要获取ADB权限。目前尚不清楚Google会如何管理分享服务列表,可能会采用App Store的形式,也可能通过人工添加到支持服务的花名册中。

Google此次显然是对Google Glass很上心的,有消息称消费者版可能会在今年年底上市,这可比之前说的“开发者版发售后十二个月内”的目标更有野心。虽然现在开发者版还没定发售时间,但是最近的一波造势表明也就在不久后了。

Google Glass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比如电池电量,在公众场合佩戴眼镜时用户的心态等,能不能让开发者接受基于云的系统也是个未知数。但是所有这些因素都只是表层的,尤其是考虑到头戴式设备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么大的变革。Come on Google,我们准备好了。

本文链接:http://www.mobileui.cn/google-glass-in-focus-ui-apps-more.html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