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能给我更多solution?”——创新的瓶颈
我们一直说,产品设计不难在寻找解决方法,而在于定义问题。这是一个充满聪明人的行业,从来不缺好的创意。
所以当我们发现,有一些用户的诉求很明确,但确实找不到好的解决方式问题的时候。便情不自禁懊恼捉急,满心羞愧。是能力不够?还是对问题定义不够深入?……想想电视遥控器,想想验证码,想想浏览器的多标签和收藏夹……很多时候不是问题不明白,不是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但就是难以找到在各方取得平衡后合适的解决方式(是的,是权衡各方)。特别是,对已经有大量用户的成熟产品,某些瓶颈问题更加突显。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除了埋头苦干以外,总在想有没有更有创意的工作方式,带来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去启发自己?
二、潜力挖掘不足的宝剑——设计师
七龙珠里面,那美克星的长老说每个人都有潜力,只是没有被发掘出来。
孙中山说,设计师为先知先觉者,没有楼的时候,他就能设计出一个楼来。
毫无疑问,设计师是产品实现过程中最直接的解决方法实施者,但恰恰是他们有这样能力,我们就不再注重挖掘他们创新潜力,也没想过怎么为设计师提供服务去启发他们的心智。而是把问题扔过去,解决不好就说这个设计师能力不够,亲,咱们换一个设计师试试?…
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那么问题在于,我们不可能像对待赛亚人一样,把手放在设计师头顶就可以发掘潜力。那我们怎么办?
笔者的理念一向是,从身边找最常用的工具,用最熟悉的方式解决,而非重新搜索一些尖端前沿、但学习成本过高的方法。
所以只要接触过一些用户研究方法的人,自然会想到深度访谈这种最简单常用,但又最启发思考的交流方式。在整个交流之前,研究者会先思考希望对方给你什么信息,转化为什么样的交流过程,怎么引导,怎么发问,从而把被访者的思考启发最大化。
然而遗憾的是,这种专业做法我们极少用于设计师。
1.设计师代表一个极有操作经验,比较小众的群体,日常产品的用户研究,我们担心其调研结果不代表普通大众而总是把他们排除在外。
2.在某些工作环节,我们也能想到以设计师来输入——例如头脑风暴。然而实际工作时,我们是以极其简单的版本来激荡创意(小黑板上说清问题,大家各自发言随意发挥)。显而易见,这种方式比精心准备、具体到每个提问方式的深度访谈在启人心智方面弱爆了。起码诚意就不足。同时设计师的头脑风暴在进行实际操作时的短板也显而易见。
所以如果真正执行,以设计师作为被测进行用户访谈,问题在于第1点——他们不能代表一般用户。所以我们使用的前提是:不是为了挖掘被测的认知或寻找新的产品问题,而是对已有问题进行再次认识和梳理,通过启发设计师找到更多问题的解决方式。
无论是设计师还是产品人员,如果有一个人愿意去研究他,精心准备一场谈话,进行环环相扣的交谈。去启发他,追问他,引导他找到新的思考,那这个人能力超常发挥,找到更有启发性解决方式的可能性自然高出许多。
三、设计师也需要引导—-针对设计师的深度访谈
笔者对设计师进行了简单的访谈尝试,大体如下四个步骤:
1.在访谈设计师之前,先要整理好对普通用户的调研结果,为后面是设计师风暴提供输入。这个步骤也可以持续进行,并和设计师的访谈并行。
2.带着用户的问题,通过访谈的形式灌输给设计师,以共鸣的形式加深设计师的理解;
3.在设计师深入理解问题之后,引导设计师的思路进行头脑风暴和给出解决方案。
4.在访谈每个设计师的时候,可以整理前几个设计师的方案以激发创意。
几点个人经验
下面再摘取几点个人执行中的心得,
1.暖场很重要:对PM&设计师的访谈,他们的产品认知和使用习惯不是访谈重点。但仍然需要准备一些类似问题,以起到暖场的作用。设计师非常理解各种场景,一旦入戏以后,就如喷薄的水龙头关都关不住
2.激发性的措词:和一般用户访谈不同,可以问得更加的直白,引导性更强。甚至最好带很多个人主观观点(不管对错),以及激发性的措词,哪怕极端的观点都能激发设计师表达自己。
3.访谈+头脑风暴:因为第二点,所以执行的时候,更类似于访谈法加了头脑风暴,这和一般用户访谈大不相同。这也意味着,需要找一位有经验的主持人(最好是设计型研究员),才能更深刻理解对方在设计层面想法,或者提供很多自己的设计方法去启发他人。
4.已有方案的启发:在访谈设计师之前我们内部已经有一些可行方案的思考,每名设计师可能输出最少两三点很有启发的设计方案,在每次访谈的后半段可以用已有的设计方案去刺激访谈设计师,不同设计师经常会有互补和亮点的设计出现。
以上这是几点浅薄经验,实施中还有很多细节和传统访谈不同。需要强调的是,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设计师,但也适用于产品类人员。
若各位有兴趣实践后欢迎探讨。
个人邮箱:caowenjing@360.cn
微博:@ jojo文艺控
本文标签: 用户研究, 设计师